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凉山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31 12:45:46  浏览:809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凉山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凉山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凉府办发〔2011〕66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各部门:
《凉山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暂行)》已经九届州政府第91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切实抓好落实。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七日

凉山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维护农村道路交通秩序,及时制止和纠正道路交通违法行为,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办法》、《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及《四川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川安委〔2011〕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乡镇人民政府依法承担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负责本行政区内县级(含)以下道路、场镇以及上级人民政府指定道路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公安交通管理、交通行政管理和农业部门是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的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乡镇、村级农村道路交通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乡镇人民政府成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交管办),负责办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具体事务。
  第三条 本州行政区域内县级(含)以下道路、场镇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 工作职责

  第四条 安监部门工作职责
  由一名局领导负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具体工作职责是:
  (一)负责对各相关职能部门履行道路交通安全职责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协调组织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大检查;
  (二)督查相关单位对危险点路段的排查、整治;
  (三)对乡镇政府、相关部门和交通运输单位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考核。
  第五条 公安交警部门工作职责
  由一名交警支队(大队)领导负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具体工作职责是:
  (一)负责指导派出所和乡镇交管办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的业务培训,为乡镇交管办人员办理工作证件,及时传达上级业务部门工作安排和部署;
  (二)加强与乡镇政府、交通、农业、教育等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定期通报辖区内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况;
  (三)牵头组织农村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工作,依法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
  (四)深化源头管理,严把车辆牌证、驾驶证的核发及年检审验关。
  第六条 交通部门工作职责
  由一名局领导负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具体工作职责是:
  (一)负责制定农村道路营运发展规划,合理安排运力,切实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
  (二)指导乡镇政府做好农村道路及安全设施的设置、养护、管理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
  (三)会同公安交警部门严格落实道路安全设施“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制度;
  (四)严格农村运输企业资质审查,指导、督促运输企业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做好车主、驾驶人员的培训教育;
  (五)指导乡镇交管办开展相关业务工作,配合公安交警部门组织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整治。
  第七条 农业部门工作职责
  由一名局领导负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具体工作职责是:
  (一)负责拖拉机及驾驶人员的安全监管,做好拖拉机的登记和安全技术检验,严格执行营运拖拉机的报废、淘汰规定,确保拖拉机的运行安全;
  (二)加大对拖拉机驾驶人员交通法规、安全知识和驾驶技能的培训,严格驾驶人员考试工作;
  (三)协助交警部门和交管办组织开展农村道路交通秩序整治;
  (四)建立外籍拖拉机临时档案,动态掌握安全技术状况。
  第八条 乡镇人民政府工作职责
  依法对本辖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承担主体责任。在县人民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接受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工作指导。由一名乡镇领导负责此项工作,具体工作职责是:
  (一)制定辖区内农村道路、场镇和上级人民政府指定道路的交通安全管理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建立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研究辖区内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
  (三)组建不少于3人的乡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四)根据辖区实际制定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规划并组织实施。
  (五)了解掌握本辖区婚丧嫁娶等民间聚会活动信息,指导各村组交通安全管理员制止和纠正聚会期间容易发生的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违章搭载、超员载客等交通违法行为,必要时派员到场开展纠违工作。
  (六)负责协助相关部门处理发生在本辖区内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七)负责指导村组制订村规民约,规范交通安全行为。
  第九条 乡镇人民政府交管办工作职责
  在乡镇人民政府领导下,依法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客运源头管理工作。具体工作职责是:
  (一)每年不少于4次组织机动车主、机动车驾驶人和农村客(货)运经营业主学习道路交通安全及道路运输管理法律法规,经常性地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二)建立辖区内道路、机动车、驾驶人和车主的基本信息档案,实行道路、车辆、驾驶人和车主的户籍化管理,并适时更新信息。
  (三)督促辖区内机动车及驾驶人依法办理相关证照。对车辆年检、过户、证照审验等业务资料进行初审并签注意见。
  (四)负责辖区内道路交通安全的日常管理,加强节假日、逢场日和重大集会等重点时段的交通秩序管理,制止和纠正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协助公安机关和交通运管部门对交通违法行为实施处罚。
  (五)开展辖区内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和上报工作,按照相关部门的安排组织对安全隐患的整治。
  (六)接受群众咨询,提供便民利民服务。
  (七)对辖区内轻微交通事故开展损害赔偿调解,负责协助公安交警部门对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现场维护、调查取证和善后调解处理工作。
  (八)协调、指导机动车及机动车驾驶人协会开展工作。
  第十条 乡镇公安派出所工作职责
  乡镇公安派出所在县级公安局的领导下,负责本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业务上接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指导。由一名所领导负责此项工作,具体工作职责是:
  (一)参与所在乡镇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维护辖区内道路交通秩序。
  (二)全面掌握辖区机动车、车主、驾驶人基本信息,建立档案,实行户籍化管理,并适时更新信息。
  (三)负责本辖区客运企业驾驶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与车主、驾驶人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
  (四)组织民警进村入户,采取集中或分散的形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五)查处辖区内道路交通违法行为。
  (六)负责处理辖区内一般交通事故。
  (七)接受群众咨询,提供便民利民服务。
  (八)协助交警部门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九)对通过辖区道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车辆实施路面监管。
  第十一条 村组交通安全管理员工作职责
  由两名村委会领导兼任交通安全管理员。具体工作职责是:
  (一)及时掌握本村组机动车、车主、驾驶人基本信息及变化情况,建立档案,实行户籍化管理。及时上报本村组无牌无证车辆和无证驾驶情况。
  (二)组织车主、驾驶人员和村民学习交通安全、道路运输法律法规及安全常识,教育村民拒绝搭乘报废、拼装、无牌无证和非法客运车辆,提高村民遵纪守法和自我防护意识。
  (三)督促本村车主、驾驶人及时参加年检年审。
  (四)劝阻乱停乱放、在道路上晾晒农作物、堆放建筑材料、损坏道路、占道经营等交通违法行为。
  (五)协助机动车及机动车驾驶人协会做好车主和驾驶人服务工作。及时报告辖区内新增危险路段。
  (六)了解掌握本辖区婚丧嫁娶等民间聚会活动信息,制止和纠正聚会期间容易发生的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违章搭载、超速超员等交通违法行为,劝阻无效的应及时上报乡镇交管办或辖区派出所进行处置。
  (七)参与本村组轻微道路交通事故的调解工作,协助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现场维护、调查取证和善后调解工作。
  (八)完成乡镇和业务主管机关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 工作规范

  第十二条 交管办及其交通安全管理员查纠交通违法行为,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文明的原则,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贯穿交通违法行为查纠的全过程,保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
  第十三条 交管办及其交通安全管理员对发现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和纠正。对情节轻微、未影响道路通行的交通违法行为,指出其违法行为,给予口头警告后放行。
  第十四条 交管办及其交通安全管理员对发现的需给予处罚的交通违法行为,应依照以下规定办理:
  (一)对交通违法行为需要按照简易程序实施处理的,应及时交由交警部门或派出所依法作出处罚。
  (二)对交通违法行为需要按照一般程序实施处理的,由交管办收集、固定相关证据,由违法行为人、证人签字确认(违法行为人拒绝签字的应当注明)后在二十四小时内转递至公安交警部门(属于非法客运违法行为的,转递给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处理,公安交警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核查,并依法作出处罚决定。
  第十五条 交管办转递交通违法行为的证据资料,应当确实充分,能够清晰、准确地反映机动车类型、号牌、违法行为人的基本情况,载明违法时间、地点和违法事实。
  第十六条 公安机关交警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对交管办转递来的交通违法行为证据和相关资料,应当及时进行核查:
  (一)对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应当及时依法作出处理。
  (二)经查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及时将核查情况书面反馈交管办。

  第四章 监督考核

  第十七条 州人民政府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对各县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州安全生产委员会每半年对各县市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一次考评,对履职尽责、成绩突出的县市人民政府予以通报表彰奖励。
  县市人民政府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纳入乡镇安全生产目标考核,每季度对各乡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一次督察并通报督察情况。
  公安交警部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农业部门适时对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并将情况上报安全生产委员会。
  第十八条 各县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实际,制定乡镇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考核工作由县安委会组织县安监、公安、交通、农业、监察等部门组成考核小组进行考核。年度考核排名在前10名的乡镇,由县安全生产委员会通报表彰,并予以物质奖励。年度考核排名连续2年末位的乡镇政府,由县安委会通报批评。
  对乡镇交管办、派出所的考核,由县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奖惩办法参照前款执行。
  州人民政府根据各县市、乡镇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适时组织安监、公安、交通、农业、监察等部门,采取听汇报、查资料档案、实地检查等方法进行抽查,并通报抽查情况。
  第十九条 因工作不力或管理不到位造成较大以上(含较大)道路安全责任事故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第二十条 安监、公安、农业、交管办及其工作人员有失职、渎职行为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触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经费保障

  第二十一条 筹建乡镇交管办经费由州人民政府按每个乡镇1万元标准下拨,不足部分由县市级人民政府保障。州人民政府保障的1万元筹建经费,由州级财政统一拨付到州公安局交警支队,乡镇交管办筹建工作完成并验收合格后,交警支队下拨到县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统一支付。
  乡镇交管办日常工作经费和村组交通安全管理员补助经费,由各县市人民政府纳入年度预算全额保障。乡镇交管办年办公经费标准不低于2万元;村组交通安全管理员月补助经费标准不低于200元。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凉山州公安局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颁布《海口市出售公有住房办法》的通知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政府


海口市人民政府关于颁布《海口市出售公有住房办法》的通知
海口市人民政府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颁布《海口市出售公有住房办法》,望遵照执行。

附:海口市出售公有住房办法
第一条 为了推进我市住房制度改革,鼓励职工个人购买公有住房,逐步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根据《海口市实施<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决定>的方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公有住房,是指由政府房管部门直接管理或由产权单位自行管理的成套公有住房。
第三条 出售公有住房的范围,除下列公有住房不予出售外,其余公有住房均可依照本办法向职工出售:
(一)列入旧城改造规划的;
(二)地处临街宜改造为营业用房的;
(三)产权未定的;
(四)具有历史保护价值的;
(五)市政府或市政府授权的部门认为不宜出售的。
第四条 出售公有住房的对象。
凡在海口市有常住户口的省、市属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固定职工、合同制工人、离退休职工均可向所在单位或现住房的产权单位申请购买公有住房。
新建住房和腾空的旧住房,应优先出售给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
第五条 出售公有住房一律以房屋建筑面积计价,户建筑面积依照住宅竣工图纸的单元组合面积计算。没有图纸作依据的则按实丈量。单元组合面积以外的建筑面积,如公共楼梯,公共过道不按户分摊,也不列入住房分配控制面积的计算范围。
第六条 出售公有住房的价格。出售公有住房的价格分为成本价和市场价。
新房成本价按住房的征地和拆迁补偿费、勘察设计和前期工程费、建安工程费、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费、管理费、利息、税金等七项因素计算。
市场价由成本、利润、税金和地段差价四项构成因素计算。
1994年建成的公有住房,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价为:混合结构846元,框架结构916元;市场价为:混合结构1630元,框架结构1780元。在此基础上,1993年和1993年以前建成的公有住房,每年平均扣减2%。使用年限超过30年的,以30年计算。经过
大修或设备更新的旧房,按有关规定评估确定。
出售公有住房的成本价和市场价,由市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和市房产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一年测算核定一次。
第七条 产权单位出售公有住房的价格,由单位领导、房改机构或行政后勤部门、工会、财务和职工代表组成的房价评议小组提出初步方案,经评估机构评估后,分别报省、市房改办审批。要防止以过低价格出售公有住房。
第八条 职工购买公有住房,每户限购一套。夫妻在同一个单位的原则上以享受待遇高的一方申请购房;夫妻不在同一个单位的以工作在房屋产权单位的一方申请购房。
第九条 实行“超标”加价。
职工住房分配面积的标准是:副省级以上干部每户建筑面积180平方米,最高不超过230平方米;厅级干部每户建筑面积100平方米,最高不超过130平方米;处级干部每户建筑面积80平方米,最高不超过100平方米;科级干部每户建筑面积70平方米,最高不超过85
平方米;一般干部及其他职工,每户建筑面积55平方米,最高不超过75平方米。
职工以成本价购买公有住房,超过规定控制面积10平方米以内(含10平方米)的,按成本价计价;超过10平方米以上的,按市场价计价。
1994年1月1日以后批准报建的公有住房,凡超过规定面积标准的,出售给职工时超面积部分一律按市场价计算。
第十条 职工按成本价购买公有住房可享受现住房、工龄、一次性付款和分期付款等折扣优惠。现住房折扣和工龄折扣,不适用按市场价计价的超住房面积部分。
(一)1994年度的现住房折扣额为27元/平方米,每年工龄折扣额为5.3元/平方米。工龄折扣按双职工工龄计算,其计算年限以公积金建立的时间为限。离退休职工购房计算工龄折扣的时间,按国家规定的离退休年龄计算。申请购房职工配偶已逝世的,其逝世前的工龄可计
入。双职工工龄折扣,原则上由售房单位负担。双职工的实际工龄,由所在单位组织、人事劳动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二)1937年7月6日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另外给予减收应付房价款5%的照顾;1945年9月2日以前的给予减收应付房价款3%的照顾;1949年9月30日以前的给予减收应付房价款2%的照顾。
(三)一次性付清房价款的(从批准购房之日起180天内付清的按一次性付款计),给予应付房价款20%的折扣。分期付款的,首次付款不得低于应付房价款的30%,超过30%,每多付10%,按所付房价款给予2%的折扣。分期付款期限,新房不超过10年,旧房不超过8
年,统一按月利率6‰计息。分期付款的应在“公有住房买卖协议书”中具体明确买方分期付款计划,分期付款部分必须按计划缴付。
(四)购买公有住房一次性付款有困难的,可向银行申请不超过应付房价70%的抵押贷款,贷款利率可根据还款期限的长短确定,具体办法按银行的有关规定执行。
申请银行房改低息抵押贷款的,不享受一次性付清房款的折扣。
(五)产权单位以成本价出售公有住房,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免缴营业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指新建公有住房)适用零税率;职工第一次购买公有住房,免征契税,自住期间免征房产税、土地使用税。
第十一条 职工按市场价购买公有住房的,须一次性付清购房款,才能享受应付总房价款20%的折扣。
第十二条 出售的新房,售房单位须按国家和本市规定的期限和项目保修。
住房出售前,售房单位须对房屋结构进行检修,保证住房安全和正常使用。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动用公款对公有住房进行超标准装修,已装修的,其装修费用全部由个人承担。正常装修的,按本办法装修增减单价(见附件二)计入房价。
第十三条 已有私有住房又要求购买现住公有住房的,按市场价计价;但其私房不足职工本人住房控制面积部分,可按成本计价。
已在本市购买解困房的职工及1993年1月1日后出售私房的职工,不得按成本价购买公有住房。
第十四条 属同级财政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工因工作调动,现住房属于职工原工作单位的,职工可参加原单位房改,购买现住公有住房。企业职工因工作调动的,可参照执行。
职工因父母、配偶逝世,其现住房非职工所在单位而该职工又无其他住房的,按职工本人住房分配面积标准,以成本价购买,其折扣优惠由职工所在单位支付;已逝世的离休干部,配偶为非职工居民的,其住房标准可按一般干部的住房分配面积标准计算,其折扣优惠由产权单位承担。

购买住房超面积部分,按本办法第九条执行。
第十五条 停薪留职的职工,购买公有住房与在职职工享受同等待遇。
辞职、辞退、除名、开除的职工要求购买现住公有住房时,须经产权单位同意,按市场价购买。
第十六条 夫妻有一方在异地工作的,只能选择一方购买公有住房,另一方可以租住。申请按成本价购买公有住房时,必须出示异地工作一方租房或未按房改规定买房的证明。
第十七条 职工购买公有住房后,发生职务升降变动,原来已购住房不再因此再根据折扣优惠办法重作相应的变动;职工购买没有达到分配控制面积标准的住房,单位也不再按职工的住房标准配足。
第十八条 现已住有两套公房的职工,住房建筑面积合计未超过本人住房分配控制面积的,可以按成本价购买;住房面积超过本人住房控制面积20平方米(含20平方米)以上的,只能购买其中一套,另一套必须退出;不退的,全部按市场价计价。
第十九条 单位向职工出售公有住房的具体方案,依据本市房改统一政策和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省、市属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售房报告,分别报省、市房改办批准后执行,并报市房产管理局备案;其他的售房报告,按隶属关系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分别报省、市房改办批准执行,并
报市房产管理局备案。
市房产管理局接到批准的单位售房报告后,应及时对计划出售的公有住房进行产权审查,出具确权证明。
第二十条 单位向职工出售公有住房,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向居住在出售房屋范围内的现住户公布批准的售房报告;
(二)对申请买房人进行资格审查;
(三)与确认了资格的申请买房人签订《海口市公有住房买卖协议书》;
(四)售房单位在申请买房人按《海口市公有住房买卖协议书》规定的时间付清全部房款或首期房款后,分别出具“已付清房款”或“已付首期房款”的证明;
(五)售房单位持下述材料,到市房地产交易管理所统一办理房屋买卖过户手续后,统一在市房产管理局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和领取房屋所有权手续:
(1)市房产管理局出具的产权来源证明;
(2)《海口市公有住房买卖协议书》;
(3)已付清房款证明;
(4)买房人身份证;
(5)住房分户平面图。
分期付款的,须在付清全部房款后,才能按本条第(五)项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一条 房屋买卖手续费可适当优惠,由市房地产交易管理所按房屋实际售价的0.8%收取,买卖双方各负担一半。
房屋所有权登记费按有关规定收取。
第二十二条 职工以市场价购买的公有住房,产权归个人所有,可依法进入市场,按规定交纳有关税费后,收入归个人所有。
职工以成本价购买的住房,产权归个人所有,住用5年后可以依法进入市场,在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所含土地收益和按规定交纳有关税费后,收入归个人所有。
第二十三条 职工在1993年12月31日前按原标准价购买的住房,其产权比例按60%计。在付清房款后满五年,允许出售或出租,原产权单位有优先购买权和租用权。售房或租房收益在扣除有关税费和补交售房或租房时政府公布的出让地价款后,增值部分按产权比例进行分配

经购房人申请,也可按本办法规定的成本价和折扣办法重新计算,在补足房价款及利息后,原购住房产权归个人所有,并按规定发给房屋所有权证。
标准价房不得改变房屋用途。
第二十四条 职工购买公有住房,在购房款付清后,即取得房产权,并发给《房屋所有权证》。拥有部分产权的,应在《房屋所有权证》上注明购房上的产权份额。
职工购买公有住房后,产权单位应终止与该职工的住房租赁关系,职工及其家庭成员所在单位停发住房补贴。
第二十五条 购房者在未付清购房款期间调离本市、出国定居或逝世的,由其继受人或继承人继续付款。原购房者和继受人或继承人不需要该房屋的,可退交原出售单位,单位应将已付房款扣除房租与已付房款利息的差额后退还给职工本人或其继承人,已付房款利息按同期银行规定的
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算;如购房者逝世无继承人,由房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接管,其未交清的购房款,由接管部门补交,任何人不得侵占。
职工在付清房款后未满五年需出售房屋的,只能按原购房价格退给原产权单位,并补交租金与购房款利息的差额,购房款利息按同期银行规定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算。
第二十六条 职工购买公有住房后,必须严格执行和遵守房产管理机关的有关房地产政策、法规,凡购买面积范围之内所发生的维修费用,一律自理。
第二十七条 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以贱价出售公有住房的,由省、市房改办责令限期改正,可按所得房价款2倍以下处以罚款,并提请其上级主管部门追究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付清购房款后住用不满五年而擅自出售、出租或变相出售、出租购买的公有住房的,原售房单位应收回擅自出售的住房或向出售人追缴其原购房价和市场价的差额部分,责令出租人中止租赁,由省或市房改办对出售(租)人处以房价款或租金收入的1至
2倍罚款。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海口市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3年11月22日发布的《海口市出售公有住房暂行办法》停止执行。

附件一:海口市一九九四年度公有住房售价表

单位:元/平方米
------------------------------------
| 年 | 售房成本价 | 售房市场价 |
| |-------------|---------------|
| 度 | 混 合 | 框 架 | 混 合 | 框 架 |
|----|------|------|-------|-------|
|1994|846.00|916.00|1630.00|1780.00|
|----|------|------|-------|-------|
|1993|829.08|897.68|1597.40|1744.40|
|----|------|------|-------|-------|
|1992|812.16|879.36|1564.80|1708.80|
|----|------|------|-------|-------|
|1991|795.24|861.04|1532.20|1673.20|
|----|------|------|-------|-------|
|1990|778.32|842.72|1499.60|1637.60|
|----|------|------|-------|-------|
|1989|761.40|824.40|1467.00|1602.00|
|----|------|------|-------|-------|
|1988|744.48|806.08|1434.40|1566.40|
|----|------|------|-------|-------|
|1987|727.56|787.76|1401.80|1530.80|
|----|------|------|-------|-------|
|1986|710.64|769.44|1369.20|1495.20|
|----|------|------|-------|-------|
|1985|693.72|751.12|1336.60|1459.60|
|----|------|------|-------|-------|
|1984|676.80|732.80|1304.00|1424.00|
|----|------|------|-------|-------|
|1983|659.88|714.48|1271.40|1388.40|
|----|------|------|-------|-------|
|1982|642.96|696.16|1238.80|1352.80|
|----|------|------|-------|-------|
|1981|626.04|677.84|1206.20|1317.20|
|----|------|------|-------|-------|
|1980|609.12|659.52|1173.60|1281.60|
------------------------------------

附件二:海口市一九九四年度房屋装修实际增减单价表

(一)
-----------------------------------------------
| 年 | 楼 地 面 (元/平方米) |
| |----------------------------------------|
| 度 |水泥沙浆|普通水|普 通| 防滑砖 | 釉面砖 | 釉面砖 | 天然大理石 |
| | |磨 石|马赛克|15×15|20×20 |30×30 | |
|----|----|---|---|-----|------|------|-------|
|1994| -23| -5| 0 |+3 |+21 |+23 |+108 |
|----|----|---|---|-----|------|------|-------|
|1993| -23| -5| 0 |+2.88|+20.16|+22.08|+103.68|
|----|----|---|---|-----|------|------|-------|
|1992| -23| -5| 0 |+2.76|+19.32|+21.16|+99.36 |
|----|----|---|---|-----|------|------|-------|
|1991| -23| -5| 0 |+2.64|+18.48|+20.24|+95.04 |
|----|----|---|---|-----|------|------|-------|
|1990| -23| -5| 0 |+2.52|+17.64|+19.32|+90.72 |
|----|----|---|---|-----|------|------|-------|
|1989| -23| -5| 0 |+2.40|+16.80|+18.40|+86.40 |
|----|----|---|---|-----|------|------|-------|
|1988| -23| -5| 0 |+2.28|+15.96|+17.48|+82.08 |
|----|----|---|---|-----|------|------|-------|
|1987| -23| -5| 0 |+2.16|+15.12|+16.56|+77.76 |
|----|----|---|---|-----|------|------|-------|
|1986| -23| -5| 0 |+2.04|+14.28|+15.64|+73.44 |
|----|----|---|---|-----|------|------|-------|
|1985| -23| -5| 0 |+1.92|+13.44|+14.72|+69.12 |
|----|----|---|---|-----|------|------|-------|
|1984| -23| -5| 0 |+1.80|+12.60|+13.80|+64.80 |
|----|----|---|---|-----|------|------|-------|
|1983| -23| -5| 0 |+1.68|+11.76|+12.88|+60.48 |
|----|----|---|---|-----|------|------|-------|
|1982| -23| -5| 0 |+1.56|+10.92|+11.96|+56.16 |
|----|----|---|---|-----|------|------|-------|
|1981| -23| -5| 0 |+1.44|+10.08|+11.04|+51.84 |
|----|----|---|---|-----|------|------|-------|
|1980| -23| -5| 0 |+1.32|+9.24 |+10.12|+47.52 |
-----------------------------------------------

(二)
----------------------------------------------
| 年 | 窗 (元/平方米) |
| |---------------------------------------|
| 度 |普通木窗|国标平 |白铝白玻|白铝茶玻 |白铝蓝玻 |铜色铝蓝 |铜色铝蓝 |
| | |开钢窗 |推拉窗 | 推拉窗 | 推拉窗 |玻推拉窗 |玻推拉窗 |
|----|----|----|----|-----|-----|-----|------|
|1994|-130|-120| 0 |+5 |+8 |+10 |+13 |
|----|----|----|----|-----|-----|-----|------|
|1993|-130|-120| 0 |+4.80|+7.68|+9.60|+12.48|
|----|----|----|----|-----|-----|-----|------|
|1992|-130|-120| 0 |+4.60|+7.36|+9.20|+11.96|
|----|----|----|----|-----|-----|-----|------|
|1991|-130|-120| 0 |+4.40|+7.04|+8.80|+11.44|
|----|----|----|----|-----|-----|-----|------|
|1990|-130|-120| 0 |+4.20|+6.72|+8.40|+10.92|
|----|----|----|----|-----|-----|-----|------|
|1989|-130|-120| 0 |+4.00|+6.40|+8.00|+10.40|
|----|----|----|----|-----|-----|-----|------|
|1988|-130|-120| 0 |+3.80|+6.08|+7.60|+9.88 |
|----|----|----|----|-----|-----|-----|------|
|1987|-130|-120| 0 |+3.60|+5.76|+7.20|+9.36 |
|----|----|----|----|-----|-----|-----|------|
|1986|-130|-120| 0 |+3.40|+5.44|+6.80|+8.84 |
|----|----|----|----|-----|-----|-----|------|
|1985|-130|-120| 0 |+3.20|+5.12|+6.40|+8.32 |
|----|----|----|----|-----|-----|-----|------|
|1984|-130|-120| 0 |+3.00|+4.80|+6.00|+7.80 |
|----|----|----|----|-----|-----|-----|------|
|1983|-130|-120| 0 |+2.80|+4.48|+5.60|+7.28 |
|----|----|----|----|-----|-----|-----|------|
|1982|-130|-120| 0 |+2.60|+4.16|+5.20|+6.76 |
|----|----|----|----|-----|-----|-----|------|
|1981|-130|-120| 0 |+2.40|+3.84|+4.80|+6.24 |
|----|----|----|----|-----|-----|-----|------|
|1980|-130|-120| 0 |+2.20|+3.52|+4.40|+5.72 |
----------------------------------------------

(三)
-----------------------------------------------------
| 年 | 窗 (元/平方米) |防盗设备(元/平方米)|
| |----------------------------------|-----------|
| 度 | 白铝白玻 | 白铝茶玻 | 白铝蓝玻 | 铜色铝茶 | 铜色铝蓝 | 防盗门 |防盗网 |
| | 平开窗 | 平开窗 | 平开窗 | 玻平开窗 | 玻平开窗 | | |
|----|------|------|------|------|------|------|----|
|1994|+24 |+29 |+32 |+34 |+37 |+90 |+50 |
|----|------|------|------|------|------|------|----|
|1993|+23.04|+27.84|+30.72|+32.64|+35.52|+86.40|+48 |
|----|------|------|------|------|------|------|----|
|1992|+22.08|+26.68|+29.44|+31.28|+34.04|+82.80|+46 |
|----|------|------|------|------|------|------|----|
|1991|+21.12|+25.52|+28.16|+29.92|+32.56|+79.20|+44 |
|----|------|------|------|------|------|------|----|
|1990|+20.16|+24.36|+26.88|+28.56|+31.08|+75.60|+42 |
|----|------|------|------|------|------|------|----|
|1989|+19.20|+23.20|+25.60|+27.20|+29.60|+72.00|+40 |
|----|------|------|------|------|------|------|----|
|1988|+18.24|+22.04|+24.32|+25.84|+28.12|+68.40|+38 |
|----|------|------|------|------|------|------|----|
|1987|+17.28|+20.88|+23.04|+24.48|+26.64|+64.80|+36 |
|----|------|------|------|------|------|------|----|
|1986|+16.32|+19.72|+21.76|+23.12|+25.16|+61.20|+34 |
|----|------|------|------|------|------|------|----|
|1985|+15.36|+18.56|+20.48|+21.76|+23.68|+57.60|+32 |
|----|------|------|------|------|------|------|----|
|1984|+14.40|+17.40|+19.20|+20.40|+22.20|+54.00|+30 |
|----|------|------|------|------|------|------|----|
|1983|+13.44|+16.24|+17.92|+19.04|+20.72|+50.40|+28 |
|----|------|------|------|------|------|------|----|
|1982|+12.48|+15.08|+16.64|+17.68|+19.24|+46.80|+26 |
|----|------|------|------|------|------|------|----|
|1981|+11.52|+13.92|+15.36|+16.32|+17.76|+43.20|+24 |
|----|------|------|------|------|------|------|----|
|1980|+10.56|+12.76|+14.08|+14.96|+16.28|+39.60|+22 |
-----------------------------------------------------

(四)
----------------------------------------------------
| 年 | 门 (元/平方米) |卫生洁具 |
| | |(元/个)|
| |---------------------------------------|-----|
| 度 |普通 |普通胶| 白铝茶玻 | 白铝茶玻 | 铜色铝茶 | 铜色铝蓝 |浴 缸 |
| |镶板门|合板门| 平开门 | 地弹门 | 玻平开门 | 玻平开门 | |
|----|---|---|-------|-------|-------|-------|-----|
|1994|-20| 0 |+106 |+147 |+126 |+157 |+450 |
|----|---|---|-------|-------|-------|-------|-----|
|1993|-20| 0 |+101.76|+141.12|+120.96|+150.72|+432 |
|----|---|---|-------|-------|-------|-------|-----|
|1992|-20| 0 |+97.52 |+135.24|+115.92|+144.44|+414 |
|----|---|---|-------|-------|-------|-------|-----|
|1991|-20| 0 |+93.28 |+129.36|+110.88|+138.16|+396 |
|----|---|---|-------|-------|-------|-------|-----|
|1990|-20| 0 |+89.04 |+123.48|+105.84|+131.88|+378 |
|----|---|---|-------|-------|-------|-------|-----|
|1989|-20| 0 |+84.80 |+117.60|+100.80|+125.60|+360 |
|----|---|---|-------|-------|-------|-------|-----|
|1988|-20| 0 |+80.56 |+111.72|+95.76 |+119.32|+342 |
|----|---|---|-------|-------|-------|-------|-----|
|1987|-20| 0 |+76.32 |+105.84|+90.72 |+113.04|+324 |
|----|---|---|-------|-------|-------|-------|-----|
|1986|-20| 0 |+72.08 |+99.96 |+85.68 |+106.76|+306 |
|----|---|---|-------|-------|-------|-------|-----|
|1985|-20| 0 |+67.84 |+94.08 |+80.64 |+100.48|+288 |
|----|---|---|-------|-------|-------|-------|-----|
|1984|-20| 0 |+63.60 |+88.20 |+75.60 |+94.20 |+270 |
|----|---|---|-------|-------|-------|-------|-----|
|1983|-20| 0 |+59.36 |+82.32 |+70.56 |+87.92 |+252 |
|----|---|---|-------|-------|-------|-------|-----|
|1982|-20| 0 |+55.12 |+76.44 |+65.52 |+81.64 |+234 |
|----|---|---|-------|-------|-------|-------|-----|
|1981|-20| 0 |+50.88 |+70.56 |+60.48 |+75.36 |+216 |
|----|---|---|-------|-------|-------|-------|-----|
|1980|-20| 0 |+46.64 |+64.68 |+55.44 |+69.08 |+198 |
----------------------------------------------------

(五)
---------------------------------------------------------------
| 年 | 卫生洁具(元/个) | 墙 裙(元/平方米) |内墙面粉刷(元/平方米)|
| |---------------|---------------------------|------------|
| 度 |坐厕| 洗 脸 盆 |蹲 厕 | 釉面砖 | 胶合板 | 木 板 | 硬 板 |仿磁|石灰水| 多 彩 |
| | | | | 墙 裙 | 墙 裙 | 墙 裙 | 墙 裙 |涂料|扫 白| 涂 料 |
|----|--|-------|----|------|------|------|------|--|---|-----|
|1994|0 |+180 |-150|+40 |+51 |+70 |+47 |0 |-5 |+6 |
|----|--|-------|----|------|------|------|------|--|---|-----|
|1993|0 |+172.80|-150|+38.40|+48.96|+67.20|+45.12|0 |-5 |+5.76|
|----|--|-------|----|------|------|------|------|--|---|-----|
|1992|0 |+165.60|-150|+36.80|+46.92|+64.40|+43.24|0 |-5 |+5.52|
|----|--|-------|----|------|------|------|------|--|---|-----|
|1991|0 |+158.40|-150|+35.20|+44.88|+61.60|+41.36|0 |-5 |+5.28|
|----|--|-------|----|------|------|------|------|--|---|-----|
|1990|0 |+151.20|-150|+35.60|+42.84|+58.80|+39.48|0 |-5 |+5.04|
|----|--|-------|----|------|------|------|------|--|---|-----|
|1989|0 |+144.00|-150|+32.00|+40.80|+56.00|+37.60|0 |-5 |+4.80|
---------------------------------------------------------------

---------------------------------------------------------------
|1988|0 |+136.80|-150|+30.40|+38.76|+53.20|+35.72|0 |-5 |+4.56|
|----|--|-------|----|------|------|------|------|--|---|-----|
|1987|0 |+129.60|-150|+28.80|+36.72|+50.40|+33.84|0 |-5 |+4.32|
|----|--|-------|----|------|------|------|------|--|---|-----|
|1986|0 |+122.40|-150|+27.20|+34.68|+47.60|+31.96|0 |-5 |+4.08|
|----|--|-------|----|------|------|------|------|--|---|-----|
|1985|0 |+115.20|-150|+25.60|+32.64|+44.80|+30.08|0 |-5 |+3.84|
|----|--|-------|----|------|------|------|------|--|---|-----|
|1984|0 |+108.00|-150|+24.00|+30.60|+42.00|+28.20|0 |-5 |+3.60|
|----|--|-------|----|------|------|------|------|--|---|-----|
|1983|0 |100.80 |-150|+22.40|+28.56|+39.20|+26.32|0 |-5 |+3.36|
|----|--|-------|----|------|------|------|------|--|---|-----|
|1982|0 |+93.60 |-150|+20.80|+26.52|+36.40|+24.44|0 |-5 |+3.12|
|----|--|-------|----|------|------|------|------|--|---|-----|
|1981|0 |+86.40 |-150|+19.20|+24.48|+33.60|+22.56|0 |-5 |+2.88|
|----|--|-------|----|------|------|------|------|--|---|-----|
|1980|0 |+79.20 |-150|+17.60|22.44 |+30.80|+20.68|0 |-5 |+2.64|
---------------------------------------------------------------

附件三:海口市公有住房普通装修标准

1、内墙面:仿磁涂料(普通);
2、楼地面:客厅地面贴普通磁砖,其余马赛克;
3、 窗 :白铝白玻;
4、普通胶合板门;
5、卫生间:内墙面贴1.8m普通磁片墙裙,设洗手盆、坐厕;
6、厨 房:内墙面帖1.8m普通磁片墙裙,面贴磁片灶台和洗菜池。
不同楼层出售房价增减系数%
---------------------------------------
| | | | | | | | | | | |
| 系 层 | | | | | | | | | | |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
|总 数 次| | | | | | | | | | |
| 层数 | | | | | | | | | | |
|-------|--|--|--|--|--|--|--|--|--|--|
| 四 |-3|0 |+2|-1| | | | | | |
|-------|--|--|--|--|--|--|--|--|--|--|
| 五 |-3|0 |+2|+2|-2| | | | | |
|-------|--|--|--|--|--|--|--|--|--|--|
| 六 |-3|0 |+2|+2|+2|-3| | | | |
|-------|--|--|--|--|--|--|--|--|--|--|
| 七 |-3|0 |+2|+2|+2|+2|-3| | | |
|-------|--|--|--|--|--|--|--|--|--|--|
| 八 |-3|0 |+2|+2|+2|+2|0 |-3| | |
|-------|--|--|--|--|--|--|--|--|--|--|
| 九 |-3|0 |+2|+2|+2|+2|0 |-2|-4| |
|-------|--|--|--|--|--|--|--|--|--|--|
| 十 |-3|0 |+2|+2|+2|+2|0 |-2|-3|-5|
---------------------------------------
房屋朝向增减系数%
-----------------------
|朝南或东南向| 朝东、西向 | 朝其他向 |
|------|-------|------|
| 0 | -2 | -1 |
-----------------------

附件四:海口市出售公有住房分期付款本息等额偿还系数表

付 款 期 系 数
一年(分12期) 0.08662
二年(分24期) 0.04486
三年(分36期) 0.03097
四年(分48期) 0.02404
五年(分60期) 0.01990
六年(分72期) 0.01715
七年(分84期) 0.01519
八年(分96期) 0.01373
九年(分108期) 0.01261
十年(分120期) 0.01171
说 明:1、本表系数按月利率6‰测算
2、月付房款=(总房款-首期款)×系数



1995年1月18日
死亡赔偿金制度问题研究


死亡赔偿金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的死亡赔偿金是赔偿义务人,对致受害人死亡所造成的所有直接间接损失项目的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所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费、等其它合理费用、精神抚慰金等等.)狭义的死亡赔偿金,指受害人因生命遭受侵害,所造成的未来一定年限内财产收入的“逸失”,应当由加害人承担赔偿的金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法释(2003)20号)第17条3款中规定:“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1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因办理丧葬事宜所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费等其它合理费用。”由本条解释可以看出,其它各项费用是与死亡赔偿金并列的,而不是包含在死亡赔偿金里的。其它的费用只是死亡赔偿的项目而不是死亡赔偿金,死亡赔偿金是狭义的不是广义的,而今天我们这里所讨论的也是狭义的死亡赔偿金。
  一、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的立法现状
死亡赔偿金现行制度的法律体系主要是由民法通则、相关法律各司法解释、行政法规、行政条例构成:
(一)民法基本法律和解释关于死亡赔偿金的规定。
目前我国的《民法通则》中第106条2款“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第119“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抚养人的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在这里的死亡损害赔偿只是规定了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抚养人的必要的生活费费赔偿项目,没有关于死亡赔偿金的规定。主要针对《民法通则》颁布[法释(2003)20号],在第17条、1条、29条、30条中比较详细的规定死亡赔偿金,从这一法律解释整体规定上讲,以20年为死亡赔偿金最高计算期限具有比较高的赔偿水平,一般的死亡赔偿金都按这一解释进行处理。正因为这只是一些法律释,在效力上有一定的范围限制。还有针对民法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法释[2001]7号)第9条“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以下方式:(一)致人残废的为残废赔偿金;(二)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偿金;(三)其它形式的精神抚慰金”,这也是关于死亡赔偿金的一般性规定,与前面的[法释(2003)20号]同时并行就显得有些两头大了。在《产品质量责任法》中也有提到死亡赔偿金,不过没有具体的规定。所以一般关于的死亡赔偿金的赔偿以基本的司法解释为主。
(二)行政法规、规章关于死亡赔偿金的规定
《国家赔偿法》第27第1款第3项“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死者生前抚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医疗事故处理》规定造成患者死亡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铁路运输损害赔偿规定》第五条规定铁路运输企业依照本规定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对每名旅客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限额为人民币40000元。《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生产法》中规定安全事故后,职工除了可以获得工伤保险外,还可以按民事法律请求赔偿。《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有规定死亡赔偿,没有具体的计算规定,一般适用[法释(2003)20号]的规定。
二、死亡赔偿金制度之思考
(一)对死亡赔偿金问题之间接赔偿制度缺乏对人的生命权保护的思考
死亡赔偿金的间接赔偿制度,赔偿的是直接受害人未来收入灭失所致其家庭收入损失。关于这一赔偿理由的理论学说主要是“扶养丧失说”和“继承丧失说”。“扶养丧失说”的学者认为,因受害人死亡遭受侵害的是死者生前负有扶养义务的人。因分割他人生命导致受害人死亡,受害人生前扶养的未成年人或没有其它生活来源的成年亲属,因此丧失了生活供给来源,而受有财产损害,侵权责任人应当对该项损失给予赔偿。“继承丧失说”的人认为,侵害他人生命致他人死亡,不仅死者的生命利益本身遭受损害,而且造成受害人余命年岁内收入的“逸失”,给受害共同生活的家庭共同体造成财产损失。①我国目前?取的是“继承丧失说”这一间接赔偿制度,它是在2004年5月实施的[法释(2003)20号]得到正式确认的。这种间接赔偿制度与过去持续了几十年的“家属抚恤制度”相比有了不少进步:
首先间接赔偿制度的确立,提高了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水平。以前的家属抚恤制度,其赔偿标准主要立足于死者死后,能够保持其家属继续生存。如果死者家属能够有自己的收入来源,继续维持生存则不予给付抚恤金。抚恤金的发放对象,是那些因死者死亡而不能继续维持生活的死者家属,不是所有的死者家属都能获得。所以当时的“家属抚恤制度”是不考虑死者未来收入的,当时的赔偿标准只是停留在“生存标准”这与当时

①参见张胜先主编《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1版158页-161页
的经济水平状况、生活水平状况是分不开的。而间接赔偿制度不仅充分考虑了被扶养人的生活状况,还把死者未来一定的收入列入了死亡赔偿金,使死者家属在死者死后尽量能够保持与死者不死相当的生活水平。间接赔偿制度的这一改变,使死亡赔偿金赔偿水平从以前的“生存水平”提高到了“生活水平”,这不能不说是死亡赔偿金间接赔偿制度的一大进步。
其次间接赔偿制度使现在意义的死亡赔偿金得到确立。死亡赔偿金是对死者未来收入一定的赔偿,而家属抚恤制度时期,从来都不是对死者来来收入的赔偿,只是出于人道主义的一种费用补偿,更没有出现过“死亡赔偿金”这几个字。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抚恤金只是属于死亡赔偿里的一个个别项目,并不是死亡赔偿金。在1991年的《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规定了对死者未来收入赔偿的“死亡补偿费”,虽然在名称上不是很规范,但它仍然是对死者未来收入进行的赔偿是死亡偿金,也是间接赔偿制度最原始阶段。所以说现在意义上的死亡赔偿金是在间接赔偿制度中得到确立的。
与家属抚恤制度相比,间接赔偿制度的确是进步的,种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上面我们已经讲了,目前我国?取的是“继承丧失说”,直接赔偿的对象是死者的家属。其家属能够获得死者未来收入赔偿的原因是,死者是他的亲属是基于“亲属权”。大家都知道致人死亡直接侵害的是死者的生命权,赔偿的也应当是死者的生命权只有死者才是死亡赔偿金的权利主体。而这种间接赔偿制将死者家属作为权利主体,对死者家属间接的亲属进行保护,却置直接遭受侵害的生命权于不顾否认死者 的主体资格,不仅与逻辑不符而且与“死亡赔偿金”这一名称也不符。支持间接赔偿制度支持死者家属权利主体地位,否认死者主体资格地位反对直接赔偿制度的人认为:死者的主体资格地位已随着他的死亡而消灭,所以死亡的受害人不能主张民事权利请求损害赔偿。《民法通则》第9条“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规定是他们反对直接赔偿的理由根据。我认为持这一理由而去抹杀了死者 的主体资格地位,放弃对直接受害人生命权的保护是不妥当的。众所周知著作权中的署名权是不受时间限制的,署名权人的署名权在他死后若干年后遭受侵害的,其后人可以请求法律对其权利进行保护。但署名权人并没因此而丧失了署名权,法律保护的仍然是死者的署名权,而不是其后人其家属的什么权利。在代位继承中,被继承人子女的直系血亲享有的也只是间接的继承权,并没有取被继承人子女而代之。民法仍然保护的是被继承人子女的继承权,他在死后仍然是享有权利的。虽然《民法通则》中规定了民事权利生于出生止于死亡,但继承和知识产权中死者死后享有权利,的例外比比皆是。不能不让人对间接赔偿制度这种置直接受害人生命权于不顾,保护间接受害人的“亲属权”的这种做法产生质疑:为什么这时就不能有例外呢?没有了生命权,哪来的亲属权。
(四)对死亡赔偿金问题之名称不一致的思考
在家属抚恤制度时期,以及整个《民法通则》中是找不到“死亡赔偿金”这几个字的。最早的间接赔偿制度是以“死亡补偿费”这外名称出现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1991年9月发布的现已废止)当中的。那是死亡赔偿金间接赔偿制度的初探阶段,是从抚恤制度向间接赔偿制度的转轨时期,名称上出现不规范是情有可原的。到了2004年(法释[2003]20号)的实施,间接赔偿制度得到正式确立,死亡赔偿金已有了一些年月的发展,在名称上应该得到统一。而就在这一法释的17条中规定“受害人死亡的……‘死亡补偿费’……”。而这一解释的29条中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的……按五年计算。”第30条中又规定“赔偿权利人……死亡赔偿金可以按……。”在同一解释中,有的规定“死亡赔偿金”有的规定“死亡补偿费”,这样的名称不一致不能不让人遗憾呀!这种现象在其它的解释和单行法里也比比皆是。例如在《产品质量法》中44条规定的是死亡赔偿金,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是以“死亡补偿费”出现的。死亡赔偿金这种同一解释名称不同,不同解释还是不同的现象,违背了法律的统一性严肃性,也许不符合法律形式统一的外在要求。而且在“死亡赔偿”与“死亡补偿”这两词的意义 也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首先“死亡赔偿金”这一词通常具有追究法律上责任的尖锐性,强调责任对加害人的制裁各处罚作用,是对加害人侵害他人生命行为的否定;使用“死亡补偿”一词表达了一种温和的态度,不一定非要论及法律责任的处罚和制裁作用。①
其次死亡赔偿金里的“赔偿”二字折射的是加害人一种被动赔偿行为,是被法律迫使而为的。而“死亡补偿费”里的“补偿”二字隐含了一种加害人了自觉性、主动性。
死亡赔偿金名称的统一是法律统一的一个外在要求,法律和谐的一个内在要求。从“死亡赔偿金”与“死亡补偿费”的区别上,进一步提揭示了统一死亡赔偿金名称的必要性!
(五)对死亡赔偿金的问题之没有统一赔偿标准导致法律适用冲突的思考
前面我已经讲了死亡赔偿金制度的法律体系包括了民不法基本法单行法、各行政法规条例各司法解释上的规定。因为死亡赔偿金制度的起步较晚《民法通则》上只有死亡的一般赔偿项目,并没有对死亡赔偿金做出相应的规定。所以法律冲突都是与(法释[2003]20号)的冲突。《国家赔偿法》虽然有自己的计算标准,与(法释[2003]20号)有一点差别但不大,再加上它只适用于行政领域内,(法释[2003]20号)上也有规定与它的关系,所以它们之间就不会存在冲突。《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有规定死亡赔偿金但没有规定具体计算,就直接适用了(法释[2003]20号)它们也不会存在冲突。在《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废止后,新出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也没再规定具体的死亡赔偿金的计算,也都直接适用了(法释[2003]20号)的规定,所以了不会存在冲突。而目前主要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铁路运输损害赔偿规定》、和发生工伤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工伤保险条例》与(法释[2003]20号)法律适用的冲突。
首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11项规定了造成患者死亡时,按户籍地或居民的最低生活标准计算,不得超过6年,这明显低于(法释[2003]20号)上的标准。(法释[2003]20号)没有明确规定发生医疗事故时,不适用此解释,那么发生死亡医疗事故适

①参见吕琳《劳工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57页---60页
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还是适用(法释[2003]20号)的规定。针对这一问题有的人认为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他们认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属于行政上的特别规定,体现了特别法的性质,适用应当优先于一般法律性质的(法释[2003]20号)。有的人认为适用(法释[2003]20号)的规定:他们认为(法释[2003]20号)是属于上位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只是一个小小的行政条例属于下位法,上位法的效力高于下位法,所以应当适用(法释[2003]20号)的规定。正因为两个不同赔偿标准计算出来的结果悬殊,它们的效力也不一致,发生死亡医疗事故时有的适用了(法释[2003]20号)的规定,有的适用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就导致了一样的医疗事故,因为适用法律的不同在最后的金额上相差好几倍的尴尬现象。
其次,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情况一样,《铁路运输损害赔偿规定》规定的死亡赔偿金最高限额为4万元,明显低于按(法释[2003]20号)计算出来的金额。同时它也只是个行政规定,(法释[2003]20号)也没有排斥适用于发生铁路旅客死亡时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所以发生这种死亡事故时,有适用《铁路运输损害赔偿规定》的,也有适用(法释[2003]20号)的,最后在死亡赔偿金数额上的差别也是令人汗颜的!
上述死亡赔偿金法律适用冲突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民法基本法立法的落后,各单行规定制度和解释的颁布都没有以民法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各自的标准相差过大,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死亡赔偿金赔偿标准。
三、死亡赔偿金制度之完善
现行死亡赔偿金制度整体上是进步的,是可以得到肯定的。问题与缺陷是不可避免的,致力于死亡赔偿金制度的完善去发挥法的效益,通过一定的措施去改善问题是十分有可能的。以下是我对改善上面诸多问题所提的一些小小建议:
(一)确立死者的死亡赔偿金权利主体地位
改间接赔偿制度为直接赔偿制度加强对生命权的保护。这种赔偿直接赔偿制度应当与当前的经济水平保持相当,保持有限的赔偿,计算期限应当保持20年的原则不变。将死者作为第一位的直接的赔偿对象,承认死者的主体地位,死者家属只是因继承代死者行使死亡赔偿金的请求权,而不是享有其权利。同一人格说正是这一直接赔偿制度的理论基础: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二者的人格在纵的方面相连,而为同一人格。直接受害人的赔偿请求权,由继承人继承并不 丧失。继承法第11条规定的代位继承和知识产权中著作权的署名权的立法规定,就是很好的确立死者权利主体地位,改死亡赔偿金间接赔偿制度为直接赔偿制度的立法体例。
(二)制定相对统一的死亡赔偿金赔偿标准
制定相对统一的死亡赔偿金赔偿标准,就是要避免法律冲突,取消(法释[2003]20号)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划分计算界线。没有统一的赔偿标准是目前死亡赔偿金法律适用冲突的根本原因所在,只有制定统一的赔偿标准才能解决这一问题。统一不是绝对的统一,是在保留地区差异情况下,不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划分的,以一地区的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纯收入或平均消费水平指数为计算依据的统一标准;同里也保留了行业领域差别的统一标准,是不能过于悬殊,特殊行业与一般民事死亡赔偿金数额相近的差别的统一标准。这种相对统一的赔偿标准,应当从民法基本法《民法通则》中得到正式确认,119条中加上死亡赔偿金和具体的计算赔偿标准以弥补死亡赔偿金在民法基本法在立法上的空缺,也为其它领域内的死亡事故提供了法律适用依据避免法律冲突。《国家赔偿法》第17条第3款规定的是没有城镇农村差别的赔偿标准,为取消民法体系中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划分计算界线的赔偿标准避免法律冲突,实现死亡赔偿金制度公平性和平等性制定统一的赔偿标准提供了立法体例。2004年贵州省开始实行统一的“平均生活费”标准和2006年浙江省取消了城镇、农村户口之分,而实行统一的浙江户口,证明了制定统一的死亡赔偿金赔偿标准在实践上的可行性和趋势所在。
(三)从立法上界定死亡赔偿金与精神损害赔偿的界线
从立法上界定死亡赔偿金与精神损害赔偿的界线,对相应的法律进行修改,,是解决死亡赔偿金与精神损害赔偿的界线不清的根本措施。所以应将(法释[2001]7号)修改为:(一)致人残疾的为,为残疾精神抚慰金。(二)致人死亡的,为死亡精神抚慰金。(三)其他损害形式的精神抚慰金。将(法释[2003]20号)第18条修改为“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解释》予确定,这与死亡赔偿金相互独立没有种属关系。”
(四)将“死亡补偿费”统一为“死亡赔偿金”
死亡赔偿金强调的是加害人法律上的责任,是从法律对加害人的惩罚,不是加害人自愿的可以选择的给或者不给的“补偿”。应该将(法释[2003]20号)第17条第3款改为“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情况赔偿本条第1款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所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同还应将其它解释和法规中的“死亡补偿费”改为“死亡赔偿金”,这里我们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结束语:
促进死亡赔偿金制度的完善,促进法律的完善是每个学习和运用法律的人应尽的义务。以上是本人对死亡赔偿金制度所发表的一些拙见,希望对死亡赔偿金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不足之处还请老师和同学指教!
参考资料:
1、吕琳.《劳工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2、杨立新、朱呈义、蔡颖雯、张国宏.《人身损害赔偿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为中心》.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3、曾兴隆.《详解损害赔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4、王利明.《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法律出版社2005年6月1版.
5、张胜先.《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1版.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