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12:57:47  浏览:876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第9号)


  《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经省人民政府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省长 田凤山
                      
1996年6月20日


          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省企业、事业单位中具有中等专业以上学历从事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人员(以下统称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条 本规定由各级人事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条 继续教育应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使专业技术人员不断补充、拓宽专业技术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第五条 继续教育的内容应当根据当地、本行业、本单位发展规划以及工作需要,结合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业务水平确定,使其掌握本专业、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信息。具体要求:
  (一)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学习和掌握本专业、本学科国内外的最新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了解其发展动向,使之成为本专业的业务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
  (二)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学习本专业、本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提高独立解决复杂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了解本专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和最新动向,提高创新能力,使之成为本行业、本单位的专业技术骨干;
  (三)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学习本专业业务知识,加强技能训练,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使之具备相应的专业水平。


  第六条 继续教育的形式应当灵活多样,联系科研、教学、生产、管理的实际,以内容新、针对性强、见效快的短期培训为主。采取进修班、研讨班、学术会议、出国考察等形式,或参加函授、刊授、电化教学以及其他形式进行继续教育。


  第七条 继续教育学习的时间为:
  (一)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累计不少于56学时;
  (二)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累计不少于48学时;
  (三)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累计不少于40学时。
  继续教育的实施周期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周期一致。一周期内的学习时间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分散使用。


  第八条 继续教育应当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办学条件,广开渠道。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大中型企业或有关继续教育场所是实施继续教育的主要基地。


  第九条 继续教育的师资应当坚持专兼职结合,以兼职为主。凡已具备承担继续教育条件的培训基地,除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外,主要是聘用本专业技术领域内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任兼职教师。


  第十条 继续教育经费多渠道筹集,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继续教育费用从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不足部分,企业可计入管理费用;为产品创优、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等项目服务的培训经费(包括出国培训费),可在项目资金中列支;事业单位培训经费,可在有关科研、推广、引进等项目资金及包干结余和预算外收入等资金中列支。


  第十一条 企业、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下列权利:
  (一)根据本人所从事的专业,按照工作需要和实际条件,参加有关继续教育活动;
  (二)经单位同意参加继续教育活动期间,享受国家和当地、本单位规定的工资、福利等项待遇;
  (三)在上述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提出申诉。


  第十二条 企业、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服从本单位的安排,认真接受继续教育,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二)认真遵守学习纪律和学习制度,接受监督、检查和考核;
  (三)经组织批准在国内外连续继续教育6个月以上(含公派出国学习、考察、进修、访问等)的人员,应当与所在单位签订接受继续教育后履行专业技术服务的合同。


  第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执行国家和省有关继续教育的规定,并接受人事部门的监督检查,组织实施本单位继续教育活动;
  (二)根据本单位发展规划,安排继续教育工作计划,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活动;
  (三)保证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经费和其他必要条件;
  (四)保证专业技术人员在脱产接受继续教育期间享受国家和当地、本单位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
  (五)与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签订接受继续教育后履行专业技术服务的合同;
  (六)检查、考核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有关情况。


  第十四条 继续教育实行考核制度。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把继续教育工作纳入本单位目标管理和领导任期目标。


  第十五条 继续教育实行证书登记制度。连续记载并定期考核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按规定接受继续教育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晋升、聘任、续聘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条件。


  第十六条 继续教育协会等群众性组织在人事部门的指导下,开展群众性学术活动,融通信息,提供咨询,促进横向联合,增进国际交流。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对认真执行本规定,并在继续教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事部门,对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应当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建议其上级主管部门对其直接责任者和负责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九条 专业技术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单位视其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
  (一)不服从本单位继续教育工作安排的;
  (二)未经单位批准,无正当理由擅自终止学习的;
  (三)违反办学单位有关规定和制度,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未达到学习目标的基本要求,经考核不合格的;
  违反接受继续教育后履行专业技术服务合同的,按其合同约定的条款处理。  


  第二十条 本规定由省人事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进一步做好维护稳定工作的通知

全国妇联办公厅




妇厅字〔2004〕7号



关于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进一步做好维护稳定工作的通知

全国妇联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转发《中央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切实做好当前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坚决贯彻有关精神。现结合我会实际,就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机关维护稳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维护稳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全会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总体形势是好的。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影响社会和政治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维护稳定的工作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我会干部职工,特别是各部门、各直属单位的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形势的判断上来,增强忧患意识,克服麻痹思想,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从维护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从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把维护妇联机关安全稳定当作重要的政治任务,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工作上严格要求,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细致、科学的工作态度常抓不懈,扎扎实实地把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机关稳定,为维护安全稳定的政治大局贡献力量。
二、切实加强领导,制定周密措施
《意见》提出的“七个重点”和“五项措施”,对我们做好维护稳定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各部门、各直属单位要高度重视,狠抓落实。一是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本部门、本单位主要领导是维护安全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维护一方稳定,确保一方平安。二是要迅速自查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稳定工作,通过“四查”,即查思想是否重视、查作风是否扎实、查措施是否到位、查制度是否完善,真正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实际问题,严防死守,确保安全。三是要认真制定和落实工作责任制,做好维护稳定工作的各项预案,进行任务分解,把工作落实到岗、落实到人,并加强督导检查,做到“四个不放过”,即安全隐患没有排除不放过、责任人没有到位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真正落实不放过、出现问题没有严肃追究责任不放过。四是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维护稳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畅通信息渠道,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切实做好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确保全会及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稳定。
三、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防范
各部门、各直属单位要及时组织传达和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及中直机关党委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制定严格措施,增强维护稳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信访、接待部门要从维护政治稳定大局的高度,切实排查和解决矛盾纠纷,及时解决关系妇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对于暂时解决不了的,要耐心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并尽快协调有关部门推动解决,防止因处置不当而激化矛盾;积极防范集体上访事件和其他突发性事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情况,同时加以妥善处置,全力以赴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事态处理在萌芽状态。保卫部门和值班人员要切实负起安全管理和安全保卫的责任,按照“预防在先”的原则,制定各项防范措施,强化事故预防工作。中国儿童中心、中国妇女活动中心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要注意严密监控,防火防疫,防止发生暴力恐怖活动,确保安全。中华女子学院要切实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广大师生辨别是非、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和危险信息的能力;认真研究和解决师生反映强烈的学习、生活问题,确保不发生任何安全纰漏。中国妇女旅行社要保证做到对旅游团组的安全审查,确保不出漏洞。有法轮功练习者的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做好帮教转化工作,掌握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患于未然。全会各部门、各直属单位都要结合自身实际,突出工作重点,切实做好维护安全稳定的各项工作。
四、加强制度建设,推动维护稳定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
建章立制是做好维护稳定工作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根据中央的有关指示精神,我会成立了维护稳定工作机构,建立了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有力地保证了机关维护稳定工作的顺利开展。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维护稳定工作的各项制度,做到明确分工、规范职责、常抓不懈,为切实做好维护稳定工作提供制度保证。
一要健全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进一步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一把手必须对本部门、本单位稳定工作负总责,并指定一名政治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日常工作联系人,直接承担本部门、本单位的日常维护稳定工作,具体负责与有关部门的联络和开展专项配合工作;建立责任人和联系人的培训制度,增强他们的政治安全意识和政治责任感,提高维护安全稳定的工作能力。二要建立和完善归口管理制度。各部门、各直属单位的维护稳定工作机构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定岗位、定职责、定人员,切实使维护稳定工作有人管、有人做、有人督查、有人负责。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涉外交流工作中的安全事务由国际联络部归口管理。国际联络部要对出国(境)团组的行前教育、行中安全保卫和管理、出境人员归国情况通报等环节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由组织(联络)部归口管理。组织(联络)部要在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中加强管理,把好政治关。三要针对重大节假日和政治敏感期制定维护稳定工作预案,制定预案的实施细则和启动程序,形成及时发现情况、迅速作出准确反映的工作机制。
五、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确保全会稳定
各部门、各直属单位要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管理,教育和引导干部职工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不下载、不传看危害国家安全的网上信息,对重要情况和重要信息要及时、准确、全面上报。
新闻舆论部门在维护政治稳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会所属各新闻单位要认真学习和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敏锐性,牢固树立政治意识,严守新闻出版纪律,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自觉维护政治稳定的大局,在新闻报道上坚决与中央保持一致,统一宣传口径。要顾全大局,慎之又慎,不炒作、不渲染、不引用境外媒体的报道,防止因报道不当给全局工作造成被动。要做好妇女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宣传维护稳定的重要意义,引导她们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为确保社会政治大局的持续稳定做好工作。


全国妇联办公厅
2004年4月29日



驻外大使的任免名单(2001年第4期公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驻外大使的任免名单(2001年第4期公报)


2001年3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任免下列驻外大使:
一、免去梁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缅甸联邦特命全权大使职务。
任命李进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缅甸联邦特命全权大使。
二、免去蒋正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职务。
任命艾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三、免去孙昆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刚果民主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职务。
任命崔永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刚果民主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四、免去徐代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科摩罗伊斯兰联邦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职务。
任命赵春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科摩罗伊斯兰联邦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五、免去王学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非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职务。
任命刘贵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非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六、免去傅全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职务。
任命吴虹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七、免去龚猎夫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土库曼斯坦特命全权大使职务。
任命高玉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土库曼斯坦特命全权大使。
八、免去陈文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新西兰兼驻库克群岛特命全权大使职务。
任命陈明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新西兰兼驻库克群岛特命全权大使。
九、免去黄东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瓦努阿图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职务。
任命吴祖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瓦努阿图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十、免去沈允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墨西哥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职务。
任命李金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墨西哥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